6.0 普通話?·?1961?·?中國?·?劇情片?
楊惠珍,曲中,吳天明,畢福生,莽一萍
1958年秋天,正是全國大煉鋼鐵時期,大巴山嶺南、嶺北兩縣掀起大煉鋼鐵的高潮。嶺北鐵廠是廠長范啟光白手起家建立起來的,幾年來成績顯著,生產(chǎn)指標月月向上。但范廠長自恃有功,滋長了驕傲自滿的情緒,追求個人名利,搞形式主義。副廠長兼黨支部書記秦桂蘭上任后,與范廠長的錯誤思想做針鋒相對的斗爭,引起范廠長的極大不滿。這時嶺南也建立了鐵廠,但既無設備又缺乏技術人才,因此,他們派人到嶺北去求援,但范廠長本位主義思想嚴重,以兩廠不是一個系統(tǒng)為名拒絕派人幫助。秦桂蘭堅持社會主義大協(xié)作的原則,并得到縣委的指示,為嶺南鐵廠派出了技術人員何壯。何壯到嶺南鐵廠后,受到縣委書記許康和群眾的支持和歡迎。在許書記的領導下,嶺南鐵廠發(fā)展迅速,鐵產(chǎn)量不斷增長,并與嶺北展開友誼競賽。嶺北鐵廠因礦石質量不好,產(chǎn)量逐漸下降。范廠長認為扭轉嶺北生產(chǎn)局面,必須要調回何壯。他不顧秦桂蘭和廣大群眾反對,派賈股長攜公函到嶺南調人,并打電話給何壯,說由于秦桂蘭的原因致使鐵廠將要垮臺,繼而使何壯對未婚妻秦桂蘭產(chǎn)生誤解,甚至兩人在感情上出現(xiàn)裂痕。后來,許書記幫助何壯了解事情真相,提高認識,使兩人重歸于好。同時,許書記在與何壯談話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何壯就是他20年前參加紅軍時失散的兒子冬娃,父子終于團聚。漢江上游連日陰雨,嶺南運糧車輛被阻隔在大江對岸,使嶺南陷入嚴重的斷糧狀態(tài)。何壯被派到嶺北借糧,見到范廠長對嶺南的災情無動于衷,真正看透范廠長缺乏階級友愛精神和本位主義錯誤。在黨支部擴大會議上,大家對范啟光提出批評,在大家的幫助下,范啟光對自己的錯誤有所認識。在秦桂蘭的啟發(fā)下,嶺北群眾主動借糧支援嶺南,嶺南也主動提出支援嶺北礦石。在大協(xié)作精神的感召下,范啟光深刻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。為便于領導和有利生產(chǎn),上級決定嶺南、嶺北兩縣合并改稱赤龍縣,嶺南、嶺北兩縣鐵廠也合并為鋼鐵聯(lián)合企業(yè)。從此,大巴山區(qū)高爐成林,呈現(xiàn)一片嶄新景象。
9.0 普通話?·?1962?·?內(nèi)地?·?劇情片?
黃意鱗,黨啟錫,王志杰,楊惠珍
解放初期,許多青年人為了祖國的需要,參加了開發(fā)邊疆的隊伍,來到西北的天山腳下,要在這里建起第一座農(nóng)場。劉海英是這群青年中年紀較小的一個,在她七八歲的時候,父親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。父親生前曾給了她革命思想的教育,培養(yǎng)了她堅定勇敢的意志和對革命事業(yè)的熱愛。她在勞動中吃苦耐勞,熱情愉快。由于她努力鉆研業(yè)務,很快學會了開拖拉機。一天,正當海英駕駛著拖拉機在田間工作時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孩子落水,她不顧一切跳下河去,救起了那個孩子。自己卻因寒水浸泡,舊病——關節(jié)炎、中耳炎復發(fā),她不得不忍痛離開工作崗位…